类别

克劳迪娅·戈尔丁

Claudia Goldin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

克劳迪娅·戈尔丁

Claudia Goldin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
预约

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少女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从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本科生到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克劳迪娅·戈尔丁的学术轨迹始终与突破并行。她曾在威斯康星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深耕讲台,最终于1990年扎根哈佛,成为学界标杆;她身兼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政治与社会科学院三大院士头衔,执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美国经济发展项目近30年;而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加冕,更是为这位深耕性别经济学、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史的学者,画上了最璀璨的符号。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里,她用扎实的数据与独特的历史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女性在经济舞台上的角色演变之谜。


1946年5月14日,克劳迪娅·戈尔丁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区。

1963年,毕业于布朗士科学高中。

1963年—1967年,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

1967年—1972年,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于1969年6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72年9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1年—1973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助理教授。

1973年—1979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1979年—1985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期间于1983年—1984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1985年—1990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1989年—2017年,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美国经济发展项目主任。

1990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

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院士。

202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克劳迪娅·戈尔丁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性别经济学、技术变革、教育和移民等。她的大部分研究都注重结合大量的经济史数据,通过过去的视角来解释现在,并探索当前关注问题的根源。 克劳迪娅·戈尔丁最为人所知的是她关于美国经济中女性角色的历史研究。她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涉及女性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历史、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避孕药”对女性职业和婚姻决策的影响,教育水平对女性婚后随夫姓的影响,以及妇女就业的新生命周期等。


在美国女性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中,克劳迪娅·戈尔丁首次全面介绍了几个世纪以来女性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她的研究揭示了变化的原因,以及剩余性别差距的主要根源。克劳迪娅·戈尔丁查阅了档案并收集了美国200多年的数据,这使她能够证明收入和就业率方面的性别差异如何以及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其研究表明,在整个200多年里,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趋势并没有上升,而是形成了一个U形曲线。戈尔丁分析称,这种模式是由于结构性变化以及有关妇女家庭责任的社会规范演变所导致的。


当克劳迪娅·戈尔丁用200年的数据勾勒出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U形曲线”,当她剖析避孕药如何重塑女性的职业与婚姻选择,她不仅是在记录历史,更是在为当下的性别平等与经济发展锚定坐标。这位始终站在过去、现在、未来交叉点的学者,用严谨的研究告诉我们,理解女性的经济轨迹,便是理解社会进步的密码。而她的学术生命,恰如她所研究的曲线,在时光中沉淀,却始终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延伸。


显示更多